县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做法

  

  2023年来,*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、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,创新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紧围绕*民事直说“1234”工作法,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,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,为全方位化解群众诉求、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供“*样板”,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增强。

一、以点带面抓治理鼓励各镇村结合自身实际,发掘治理经验,多点开花,示范推进。一是“智慧乡村”当好大管家。*村推动数字治理,开发“智慧乡村”平台,完善“信息推送”“随手拍”“一键火警”“电子围栏”等功能,做到重要信息及时推送,诉求问题及时解决,安全隐患及时消除,问题处理率达90%以上,从原来的上访村变为无非正常上访、无治安刑事案件、无公共安全事故“三无村”。二是*新潮”传授微党课。*村党总支创设*新潮”微信群,邀请寓外乡友和专家学者,聚焦党的理论、法律法规、生产技术等多个领域,用家乡话讲微党课,以小载体讲大道理,*多名专家教授先后讲授*期,参与人数达*2万余人,线上讲党课、话振兴,线下强治理、促发展蔚然成风,成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村。三是*夜话”架起连心桥。*镇创新屋场自治模式,从“两代表一委员”“五老一新”中选聘“话事佬”*名,利用晚上、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坐在屋场,围绕基础设施建设、乡风文明、产业项目等村级事务,不拘形式轻松谈、不定内容广泛谈、不打板子敞开谈,累计开展*余场次,化解治理难题*余个。

二、多方发力抓治理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,拓宽各类群体参与治理渠道,激发内生动力,提升治理效能。一是群英议事断是非。选配群英化解矛盾,运用“群英断是非”工作法,坚持“网格点题、党员牵头、群众参与、支部挂帅、群英发力、部门联动”,整合各镇志愿者、乡贤、协会成员等为群英力量,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、邻里纠纷调处,2023年来群英化解村级矛盾纠纷*件,调解成功率97%。二是乡友返乡稳就业。挖掘乡友优势力量,开展“迎乡友回乡,促家门口就业”专项行动,请回寓外乡友,唤醒闲置资源,建好共富基地,解决家庭妇女、“失地”农民、低龄老人三类群体稳岗增收问题。2023年来以来投产运营“家门口就业”项目*个,带动就业*人,农民增收*亿元,力促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。三是村民自发践约树新风。鼓励村民依法自治,在打造村规民约升级版过程中,倡导“大家议、大家定、大家守”,引导群众全程参与草案拟定、投票表决、备案公示。村民自发约定婚丧事宜规模、余事不办清单、人情往来标准,“移风易俗”深入人心。

三、纵深改革抓治理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和基层治理痛点,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。一是“四减四增”减负赋能。针对基层干部负担较重问题,推行村级减负“四减四增”行动,减冗余开支、增产业投入,减一般会议、增屋场夜话,减普通坐班、增上门服务,减管理约束、增自治协商,明确轮流值班等*项举措,实行会议合并、台账合并、督检考合并,大幅减少镇村负担,腾出更多精力、时间联系群众、上门服务。二是“三助养老”纾困解难。针对空巢老人无人照看问题,构建政策资助、爱心帮助、老人互助的“三助”养老服务体系,健全老年助餐服务机制,2023年来建成“三助”养老服务中心*个、暖心食堂*个,落实扶持政策*项,开展爱心捐赠等活动*余场次,累计服务农村老人*人次,打造“家门口养老”新形态。三是“双百结对”提质增效。针对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问题,实施“双百结对”行动,百名优秀女教师帮扶百名农村留守儿童,建立成长档案,制定帮扶计划,解决儿童诉求。今年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,推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”改革,扩大关爱群体面,推动帮扶常态化,妇联、残联等单位成立专门工作室,结对帮扶单亲家庭、残疾学生等8类学生群体*名,有效预防性侵、霸凌事件发生。

下一步,*县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,以“平安*”建设为目标,从社会治理最前端着手,织严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的“大网络”,构建干群联动、警民携手的“大格局”,推动治安良好、社会稳定的“大平安”,促进社会 “大和谐”和经济 “大发展”。  

 

阅读量: 75 下载量:0 收藏: 36

    该文档完整内容已自动隐藏,在线升级会员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

   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85kq.com/4937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    0
    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